中式建築屋頂怎麼欣賞?廡殿歇山懸山馬頭牆五行山牆脊墜懸魚,跟著李乾朗老師學中國古建築!

一直知道台灣著名的文史學者李乾朗教授(臺灣傳統建築研究者+畫家+古蹟專家),也參觀過老師的手繪展覽,前陣子一知道老師要開課,主題是解說中國古建築,剛好又是我較陌生的建築主題,因此就立刻報名課程了!一共系列4堂課,課程主題分別為:屋頂脊瓦、樑柱斗栱、門窗格扇與油漆彩繪。本篇將以「屋頂脊瓦」開始紀錄的心得。

跟著李乾朗老師學中國古建築

學習動機:因興趣而想上課

先說啊~我並非文史專業背景,單純是對於建築歷史有濃厚興趣因此上課,若心得文中對於一些內容和大家認知有所差距也請讀者見諒!
不過也由於只是興趣,因此上起來非常的輕鬆,反而心態上能很愉悅地欣賞李乾朗老師的分享,
(而且老師笑笑的上課很可愛)
也沒有像以前上課那樣非常認真地抄筆記,畢竟沒有考試~這樣聽講座的吸收度我反倒覺得還挺不錯的!

跟著李乾朗老師學中國古建築!屋頂脊瓦系列@台北新月講堂
跟著李乾朗老師學中國古建築!屋頂脊瓦系列@台北新月講堂

提到學習動機,無非就是想要自我進修!我很常參觀不少古蹟建築,無論是中式、西式、日式等,若有機會當然盡量參加導覽說明,但同時我也想培養自身能不透過解說,就有能解讀建築之美的洞察力!
而中式建築相較西式建築的呈現,剖析起來較內斂含蓄的,因此欣賞比起西方或日式的更難理解,
因此,我就來上中國建築的課程囉!

中國古建築的「屋頂脊瓦」

李乾朗老師把中國古建築比喻成一個人,因此在這個系列課程中,將「屋頂脊瓦」比喻成「頭」的部分來介紹,而其他的樑柱、窗戶、彩繪等,就可以想像成人體的其他部分。

我因此也很慶幸可以從「屋頂脊瓦」上課起,因為建築中「頭」的部分往往也是大家在欣賞中國建築中最常第一眼看到的部分。

李乾朗老師分享的手繪中國古建築,各種屋頂脊瓦型態呈現中式藝術之美
李乾朗老師分享的手繪中國古建築,各種屋頂脊瓦型態呈現中式藝術之美

這裡紀錄著我覺得比較有趣,或者印象深刻的論點,同時用我拜訪參觀過的建築照片來輔助說明:

  • 廡(音ㄨˇ ) 殿是很常見的中式宮殿式建築,台灣可以參考《台北故宮》;現在的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其中以左為貴,因此《國家戲劇院》的位階形式上是又高於《國家音樂廳》。
  • 屋頂其實也有顏色差異,中國北方的屋頂色彩鮮豔繽紛,稱為「剪邊」,是用高檔的綠色琉璃瓦製作,南方建築通常就是素色為主。
台北故宮博物館VS清早訓練犬隻可愛的狗勾
台北故宮博物館VS清早訓練犬隻可愛的狗勾
  • 屋頂依形狀也分成五行風水中的金水土火木,而且建築時會有順序差異。
    下方的照片是我自己去過的《金門民俗文化村》,中間是村裡的水井,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屋頂的不同造型與設計感。
金門民俗文化村,一個角度可以看出各種屋頂之美。│金門旅遊│金門觀光
金門民俗文化村,一個角度可以看出各種屋頂之美。
  • 中國建築和中國的書法字體很有關聯性,從屋簷的彎起角度可推測是模仿隸書或草書。
林安泰古厝「雨前樓」第一眼吸引人就是它那又尖又長如飛燕的屋簷│台北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台北古蹟景點推薦
林安泰古厝「雨前樓」第一眼吸引人就是它那又尖又長如飛燕的屋簷
  • 懸山屋頂,也是單脊屋頂有的造型,屋簷處比較延伸因此會產生陰影。老師說日本建築特別喜愛懸山的設計,陰影下的建築別有風味。
  • 歇山屋頂也是中式建築中很常見的,就是屋頂處延伸下來好像有在中間停留歇一下的感覺《國家音樂廳》,除此之外傳到日本,日本也是將歇山風格發揚光大,其中日本名古屋《天守閣》更是應用的淋漓盡致。
《國家音樂廳》的屋頂設計是採用歇山頂的建築架構,整體是非常中國宮廷式的建築│中正紀念堂│台北中正區景點
《國家音樂廳》的屋頂設計是採用歇山頂的建築架構,整體是非常中國宮廷式的建築
  • 黑瓦也就是青瓦,除了中國建築常見外,傳到日本韓國也是他們古建築很見的屋頂顏色。
  • 江南多採用白牆黑瓦;福建則是白牆紅瓦。 ( 台灣更多的是紅牆紅瓦,ex. 林安泰古厝 )
顧渚茗山:這座假山在林安泰古厝牆壁外圍就看得到│台北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台北古蹟景點推薦
顧渚茗山:這座假山在林安泰古厝牆壁外圍就看得到
  • 蘇州馬頭牆非常精彩,老師後半段的實例照片中就舉了不少中國建築參觀例子。
  • 圓攢尖頂的屋頂比較不是一般人居住使用,很常用在宗教上,有角度的也可能是寶塔,圓攢屋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北京天壇》。台北南海路上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之前也是想要模仿《北京天壇》,不過後來預算有限…但大方向有像啦!而且應該是有符合「天圓地方」的建築架構。

延伸閱讀 >>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位於建中對面鄰近植物園與史博館,天圓地方設計仿北京天壇中式建築有特色

具有中國建築特色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小南門捷運景點
具有中國建築特色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 中正紀念堂前方有著「六柱五間十一樓」,是很高級的象徵了。
陽光下的自由廣場│台北中正區景點推薦│中正紀念堂與自由廣場
陽光下的自由廣場
  • 仙人走獸,是屋簷上很容易見到的裝飾。剛好《中正紀念堂》有很多中式元素這也是其中之一,恰巧之前有拍照記錄,就來po一下。

延伸閱讀 >> 【中正紀念堂】台北熱門活動展覽景點,暖冬下感受自由氛圍,衛兵交接每整點一次

  • 馬背脊墜(懸魚),在屋頂頂的規壁山尖處,不只有前面說的五行形狀,同時也會採用交趾陶或剪黏裝飾,很常看到的有蝙蝠、蝴蝶、書卷等。
台北中山區《林安泰古厝》的馬背脊墜(懸魚),水型馬背+葫蘆造型
台北中山區《林安泰古厝》的馬背脊墜(懸魚),水型馬背+葫蘆造型
  • 南方屋頂偏好裝飾多且繁雜,但也顯示出文化的特色性。李老師介紹這些都是師傅爬上屋頂,現場製作的剪黏裝飾。下方的照片剛好是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可以看出屋頂的「行龍」與中間的「寶頂」造型。
台北大同區的《大龍峒保安宮》,可以看出屋頂的「行龍」與中間的「寶頂」造型│捷運民權西路站景點│台北大同區景點
台北大同區的《大龍峒保安宮》,可以看出屋頂的「行龍」與中間的「寶頂」造型

建築講座感想

台灣建築受福建影響,所以大多是白牆紅瓦,讓我想到屋頂的部分之前去金門旅遊時,的確中式特色建築讓我非常驚豔,
聚落建築都非常精采具有獨特金門風味,當時導覽員也有解說到當地特色的燕尾、馬脊、鯉魚吐水等。
當時我們還選擇住在百年古厝《鳳毛麟趾》,體驗傳統閩南建築的風味,這間房間還可是之前的副總統來旅遊也住過的呢!

延伸閱讀 >> [評價]金門古厝民宿推薦350年的鳳毛麟趾,歷史古厝位於水頭聚落隱密巷內

我在金門古厝民宿鳳毛麟趾合照
我在金門古厝民宿鳳毛麟趾合照

另外,李乾朗老師的手繪3D建築架構,功力可是不容小覷!老師本身就擁有多年的手繪建築基礎,為了讓大家更明白解說,也會在一張白紙上直接手繪出建築的立體樣貌,我覺得這點非常厲害!
從原本文字化的平面表達轉乘立體的圖像呈現,聽課的人吸收度又更佳了!

在整理這篇文章時,我才發現原來我已經欣賞過這麼多具有代表性的中式建築,好在以前就喜愛拍攝建築元素,因此這篇心得還能有些參考照片。
不過相對的,若未來我參觀了其他的中式古蹟,有對應到的建築屋頂時,我也能再補拍上來囉!

以上就是本次聽李乾朗老師講解「屋頂脊瓦」的心得記錄,感謝您的閱讀 ~ ❤️

💡 新文章也不錯喲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