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臺大醫院站│台北臺大醫院附近8個景點,不同出口可通往各大景點
捷運臺大醫院站附近算是台北城非常早開發的地區之一,因此在這附近也很多景點可以參觀,若有規畫好路線甚至能一路逛到台北車站、北門、西門等 ( 但腳力要不錯就對啦!) 來看看黃小腹彙整的這幾個景點吧! 捷運臺大醫院站 附近景點 台北城東門(景福門) 以前的台北城原有5座城門,除了已經拆掉的西門目前只剩下4座,東門原名景福門。景福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它是保護台北城的重要防禦建築,見證了台北的變遷和 […]
捷運臺大醫院站附近算是台北城非常早開發的地區之一,因此在這附近也很多景點可以參觀,若有規畫好路線甚至能一路逛到台北車站、北門、西門等 ( 但腳力要不錯就對啦!) 來看看黃小腹彙整的這幾個景點吧! 捷運臺大醫院站 附近景點 台北城東門(景福門) 以前的台北城原有5座城門,除了已經拆掉的西門目前只剩下4座,東門原名景福門。景福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它是保護台北城的重要防禦建築,見證了台北的變遷和 […]
夜間漫步大同區承德路上,這棟燈光下帶有氛圍的建築熊熊吸引了我的眼光,想說,「咦?這裡有古蹟建築嗎?我怎麼之前沒注意到?」查了一下原來這裡是旺旺蔡家的古厝《蔡合源宅第》啊~~ 雖然《蔡合源宅第》沒有開放,可能也不太會有太多人會想搜尋了解,但我還是記錄下這曾經路過,夜晚間讓我覺得小驚豔的歷史建築。 蔡合源宅第 簡介 名稱來源 《蔡合源宅第》是蔡家古厝同時也是旺台環境文化基金會所在,創辦人是蔡衍榮,簡單 […]
拜訪時間:112.10月底從台北南港捷運出來,走路5分鐘就能到達的南港景點《南港瓶蓋工廠》,全名「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前幾年前曾是熱門的景點,但今年去拜訪時發現,哇!整個《南港瓶蓋工廠》,變得好冷清,幾乎沒有活動或展覽,不知道是不是台北有太多了老宅古蹟再利用,資源被分散了,這裡變得空曠閒置感覺挺可惜的。 南港瓶蓋工廠 歷史介紹 【日治時期】最開始《南港瓶蓋工廠》在日治時期1943年當時由《國產軟 […]
提到南港景點,除了近期熱門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外(but北流附近真的好荒涼啊….),大概就是《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與本篇要介紹的《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靜心苑》。 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靜心苑 歷史背景 南港這裡曾有著台灣最早的肺結核病收容機構「松山療養所」 (1915年建築,於2019年北市府拆除,當時引起文資爭議),也因此有這著這棟《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建築,建築乍看是傳統日式建築, […]
《圓山別莊》聽起來好像很陌生,但其實就是之前的台北故事館,在新團隊進駐後這裡也改名為「MAISON ACME|圓山別邸」(本篇文章以文化局的名稱「圓山別莊」撰寫)。 圓山別莊 歷史簡介 位於台北花博和美術館旁的《圓山別莊》建於1913年,是請日本建築師設計,建築外觀呈現仿英國都鐸式半木構造,醒目的黃咖啡色讓大家路過時忍不住多看一眼,兩層樓的園區共400平,一開始為茶商陳朝駿招待貴賓的別墅,當時的人 […]
《西門紅樓》是日治時期非常經典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到西門町除了逛街參觀文創小店外,這附近有幾個景點可以參觀的,如這篇的《西門紅樓》,捷運另一側有《西本願寺鐘樓》等。 有趣的是我前陣子才寫完另一間「紅樓」的食記,是新北淡水的紅樓,今天要記錄的是台北西門的紅樓。(一不小心就收集了雙北的紅樓遊記啦~) 西門紅樓 介紹 延伸閱讀 >> 捷運西門站│8個西門町景點推薦+3個附近拍照景點介紹+8間西門老店美食分 […]
10月參加了台北文化局辦的「台北老屋探險隊」來參觀 霸道總裁的家 央行總裁的家!之前曾路過這間《CEO1950總裁藝文空間》,當時對這裡和對面建築印象深刻,這次導覽才知道原來對面也是老屋但有改造過 (是陳香梅住過),目前也是高檔餐廳。難得台北文化局舉辦活動 OPEN HOUSE 免費參觀活動,即便只有半小時當然要來! CEO1950總裁藝文空間 老屋新生歷史 《CEO1950總裁藝文空間》雖然地址 […]
大多數的觀光客都會選擇從北門出發,順著路線再到迪化街逛到城隍廟附近,但今天要介紹的迪化街《十連棟》是更靠近捷運橘線大橋頭站,出捷運約走路5分鐘的迪化街景點,也算是大稻埕地標之一。 迪化街十連棟 歷史簡介 台北市大稻埕的迪化街上有著一排歷史悠久的二層樓連號同建築風格的建築,是迪化街北街的特色景點之一,大家都稱《十連棟》。日治時期總督府實施街道改正計畫,《十連棟》最早的一棟建於1912年,採用巴洛克式 […]
《森高砂咖啡館》是一棟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每次經過都會忍不住都看幾眼,不僅是它位於三角窗顯眼的造型位置,更是大稻埕難得保養良好的洗石子造型。今天有機會進去,就讓黃小腹帶大家來一窺裡面的真面目吧! 森高砂咖啡館 歷史介紹 位於大稻埕的《森高砂咖啡館》現為歷史建築,這裡在1930年代曾是第一間台灣人開的咖啡館,後經歷轉型為「萬里紅」酒樓,國民政府來來後又改名為「萬里紅公共食堂」,之後又成為「黑美人大酒 […]
提到圓山飯店的密道參觀,很多人都會想起那支,因坐西密道溜滑梯速度太快而尖叫爆紅的女記者影片!今天,就跟隨女記者的腳步來拜訪西密道順便來個中式下午茶!(誤) 可能有人還沒看過,附上影片連結,希望帶給你開心的一天!😜 這次跟隨「愛玩」團隊一起拜訪圓山飯店西密道,但在之前先拜訪了一旁日本時期的「草山水道系統活水頭」和「圓山水神社」,因此我們是從一旁的劍潭公園爬上圓山飯店的哦~ 圓山飯店導覽 圓山飯店歷史 […]
台北值得探訪的古蹟景點不少,其中《台北賓館》是大家推薦一定要來參觀的,之前也閱讀了網友精彩的分享,這篇就紀錄著我當天參觀的心得。 💡小知識:《總統府》和《台北賓館》都是同一天開放,所以蠻推薦大家花半天時間一起參觀哦~ 延伸閱讀 >> 來去總統府參觀!第一次參觀遇到充滿特勤人員的台北景點 台北賓館 交通位置 位於博愛特區的《台北賓館》,其實它的門牌才是凱達格蘭大道1號,很多人都誤會總統府 […]
不少人都去參觀過位於台北中正區的《總統府》了,剛好有機會就一個人參觀每月一次周六開放的《總統府》囉!運氣很好巧遇晴朗的天氣,拍起來也非常的心曠神怡,也同時也參觀了台北另個著名景點《台北賓館》,這兩個景點幾乎都是同時間免費開放參觀的。本篇是以《總統府》介紹為主。 總統府介紹與歷史背景 參觀資訊介紹 【景點名稱】中華民國總統府 【景點地址】100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2號 【景點電話】 02-2 […]
其實我對大稻埕迪化街《郭怡美書店》有印象是從台大葉丙成教授的FB發文上才知道的,那時葉教授應該是晚上的時間點去拜訪書店,那篇文章讓我印象深刻,原來~在充滿南北貨的迪化街歷史建築群中,還有這麼一間特色獨立書店。 郭怡美書店 歷史介紹 【景點名稱】郭怡美書店 【景點電話】02-2550-8291 【景點地點】103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29號 【營業時間】每天14:00–22:00 郭怡美書店 百年 […]
位於北門旁的台北《撫臺街洋樓》,外觀是非常的小巧樸實的百年建築, 同時也是城中現存最古老民間商用建築。 相較於一旁氣勢磅礡巴洛克式造型的《郵政博物館》台北館,與鶴立雞群的《北門》比起來, 《撫臺街洋樓》真的是非常低調的建築呢! ( 笑 ) 相關遊記 >> 郵政博物館台北館巴洛克式建築外觀超好拍 古蹟入口前寫有《撫臺街洋樓》的文字,後方那位卡通人物這棟的靈魂人物,也是建造台北城-高石組的 […]
位於總統府一旁長沙街上的《國史館》,第一眼會被吸引是歐式柱的建築外觀,但其實看似歐風的外觀卻是收藏中華民國相關史料的地方, 《國史館》是台灣最高史政機關,為總統府直屬機構負責史料的整理與採集,也因此館內收藏了很多正副總統的相關文物。 來看看《國史館》,以前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大樓」裡面長怎樣吧! 【景點名稱】國史館 網站 【景點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2號 【景點電話】 02-23 […]
這幾年拜訪下來,喜愛看建築的我發現原來大台北區有太多的歷史建築或者古蹟都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例如像台灣人特別愛參觀的日式建築中的宿舍,甚至有些建築還有以前的防空洞,真的都是獨具特色! 本篇文章就來統整一下曾經拜訪過的日治時期特色建築囉!基本上9成景點都是免門票就可參觀的。 以下部分參考 維基百科:臺灣日治時期建築物 來分類。 【日式建築宿舍】 維基百科是以日治時間線來劃分,但我在多加上依建築外觀分 […]
想了解台灣的茶歷史,來大稻埕的《新芳春茶行》是個不錯的選擇。👍 新芳春茶行位於台北市大稻埕,是一家很有代表性的傳統茶葉店,可以說是台北大稻埕區茶葉發展的縮影1934年建成的新芳春,當時以悠久歷史和好品質出口的台灣茶葉聞名。即便在幾十年前茶行已經沒落,在這裡還是能看到曾經風光的歷史風華,也謝謝王家人願意捐贈出來這棟建築。 【景點名稱】新芳春茶行(古蹟製茶廠)文化部歷史古蹟<新芳春行>介紹 […]
若在中華路上坐公車,肯定不會錯過這個特別的景點《西本願寺》,最顯目的這個就是當時的鐘樓與一旁的樹心會館, 這兩個景點目前為台北市的市定古蹟,而一旁剩下的遺跡包含輪番所 ( 八拾捌茶輪番所 ) 皆為歷史建築。 【景點名稱】西本願寺 國家文化資產網的<西本願寺>資訊 【景點地址】108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號 【營業時間】24小時營業 台北西本願寺位於繁華的西門町地區,是 1923 […]
位於永樂市場對面的《迪化街郵局》,由於目前都還在當成郵局使用中,因此很容易讓人忽略這棟也曾經是歷史建築。一起來看看蔣渭水也來過的郵局吧~ 迪化街郵局歷史,過去的永樂町 位於大稻埕遊客中心旁的《迪化街郵局》,最早成立於1915年,當時叫「臺北南街郵便局」,南街的區域意思是現今的霞海城隍廟至民生西路那一段,之前響導說,號召大家參加「臺灣新文化運動」的蔣渭水,也曾到這裡發電報。 後來到了1922年這裡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