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數的觀光客都會選擇從北門出發,順著路線再到迪化街逛到城隍廟附近,但今天要介紹的迪化街《十連棟》是更靠近捷運橘線大橋頭站,出捷運約走路5分鐘的迪化街景點,也算是大稻埕地標之一。
迪化街十連棟 歷史簡介
台北市大稻埕的迪化街上有著一排歷史悠久的二層樓連號同建築風格的建築,是迪化街北街的特色景點之一,大家都稱《十連棟》。日治時期總督府實施街道改正計畫,《十連棟》最早的一棟建於1912年,採用巴洛克式外觀並與中式風格結合,建築群保存著日治時期的建築特色。因鄰近淡水河,所以當時日治時期的碾米廠,方便收成的稻米可以透過淡水河再運送到國外做買賣。

《十連棟》前棟是原本建築的一進,保留原本「立面騎樓」的風貌,紅磚、拱門與騎樓,塑造出獨有的風味,目前被改造成捉周景點、藝術展示館、果乾店、手工藝品店;後棟為都更社區,一樓有餐廳店面等,來這裡可以感受到這個地區的歷史與現代的交匯點,同時也能體驗到台北市豐富的文化和傳統。
- 景點名稱:迪化街十連棟
- 景點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62號
- 景點電話:02-2557-3606
- 景點時間:每天 11:00–21:00
- 景點費用:免費
迪化街十連棟 六大家族組成
經歷百年的迪化街《十連棟》是以碾米為主,由六大家族共同建造而成,包含林源益碾米廠、春發碾米廠、晉春碾米廠、振豐碾米廠、連瑞利碾米廠和森元洋線工廠,根據資料這些碾米廠在中日戰爭前,大多轉做其他行業了。其實在《十連棟》的正門口,也有這裡的歷史介紹哦。

迪化街十連棟 遊記
迪化街十連棟 外觀
《十連棟》外觀,是很受觀光客歡迎的拍照場景,也蠻有台灣味的。

從大橋頭捷運過去,《十連棟》第一間建築「如記」的門面裝飾,這個天花板木雕特別的精美,非常的賞心悅目。

參觀 十連棟1F
十連棟其實有好幾個入口,但「晉春」這裡後方就是社區的正門。


從《十連棟》建築內往外拍。如果經過這裡,也可以看一下對面的建築,維護得很好也依然有助人哦~

社區一樓店面可以進去,但後方住宅區就不行囉!

參觀 十連棟2F
二樓除了有餐廳、藝文店外,還有這間抓周收涎的店。我去的時候剛好有人在裡面拍照,非常的熱鬧呢!

2樓是長方形的門廊,和1樓拱門型設計不一樣。右邊以那年代常見的綠色陶器造型裝飾。

從二樓看出去的「迪化街十連棟」社區,這個山牆和、牛腿裝飾、希臘柱子我覺得設計的真的好看,把這裡的質感有提升起來。

這裡前面店面,和後方住宅用不同建築風格呈現出差異,也別有一番特色。

台灣民間文化,官將首。

其實幾年前我就來拍過呢!嘿嘿!拍這種照片就是要很有態度!

後棟 「迪化街十連棟」的都更社區
後棟在建商協助都更後,變成了現代化的社區,雖然山牆上名稱是叫做「迪化街十連棟」,但實際社區名稱是「金麗翠隄」,居住的人大多是原本生活在舊《十連棟》的人,這裡觀光客是不能進去的,但也能看出,建商在蓋房時,有將建築風格在地化,盡量模仿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來蓋社區,ex 入口的山牆式門牌、仿紅白線條的辰野風外觀、綠色的窗戶裝飾等。
查資訊的時候我還剛好看到,最近一筆的實價登入是110年底以一坪67萬成交。資料來源
題外話,門口的標示感謝著「新東陽營建」,我一直以為是賣肉鬆的新東陽有跨行做這個,沒有!不是!是昇陽建設的相關機構啦! (無用的冷知識又增加了)

《十連棟》這裡有很多精彩的元素可以欣賞。

最後來張超好拍的《十連棟》迴廊的白天與夜晚。哦對了,也不少新人喜歡在這邊拍攝婚紗哦~

以上就是我在迪化街《十連棟》的遊記,感謝您的閱讀! ❤️
🚶♀大稻埕走讀遊記🚶♀
💡 新文章也不錯喲 💡
-
捷運台北橋不限時+有插頭咖啡廳【象座咖啡】擁有Google好評價的咖啡廳✅工作✅讀書✅聚會
來來來!今天來介紹台北橋旁邊的一家優質不限時有插頭,可工作讀書聚會的咖啡廳《象座咖啡》。 台北橋不限時咖啡廳 …
-
【電影蒐藏家博物館】一個專屬於電影迷的博物館,信義區松菸內景點
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其實位於信義區的松山文創園區,其實園內有兩間博物館,一間是位在一樓的《台灣設計館》另一間是…
-
福隆咖啡廳推薦★Starbucks福隆海景星巴克★海景NO.1是觀海景點也是咖啡店超近福隆海水浴場
在福隆貢寮想要找海景咖啡店,真心推薦位於《福容飯店》內,號稱離海景最近的Starbucks 海景星巴克,出去店…
-
台北橋美食消夜【阿母阿姆鍋燒麵】三重痛風鍋底加!海鮮麵與浮誇肉燥飯之我在三重很想見你一麵~
這家《阿母阿姆鍋燒麵》算是捷運台北橋這區有名的網紅店,最特色的痛風海鮮鍋、蚵仔滷肉飯更是開啟了 肥胖 海鮮的新…
-
台北【師大美術館】建築比展覽精彩的美術館😆別人嫌建築醜我卻喜歡它的設計感
那天查詢資料才看到,哦~原來這棟位在師大校園內,曾讓我覺得很有特色的建築,就是有一些爭議的《師大美術館》呀!之…
-
【小紅厝月經博物館】以月經為主題的展覽,獲選2023老屋新生獎,來了我才知道有月經貧窮這個詞
第一次聽到《小紅厝月經博物館》覺得很新穎,我知道台灣有很多奇妙的展覽,但月經對女生來說很普遍…但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