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川食堂》是金門最近很有名的小吃餐廳,最開始注意到是某天經過時發現:咦?怎麼這家外面好多人?查了一下原來是評價不錯的小吃餐廳,既然如此隔天就來品嘗這家《雨川食堂》囉!

雨川食堂 位置資訊
【商家名稱】雨川食堂|金門戰地滋味 雨川食堂網站
【商家電話】082320165
【商家地點】893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53號
【營業時間】每日 12:00–14:00、17:30–19:30
雨川食堂 店內環境
現場在外候位很興趣沒有等太久就能進到冷氣房內坐,但點餐還是要先到櫃台點和結帳。牆壁上有句話:我們所認為的小吃,其實是一件很街頭的事。這句我蠻認同的,不過《雨川食堂》裝潢得很文青感,和我印象中的頭形象概念有點差距啊~😆
但也因為裝潢設計得很文青感、質感的招牌設計、半開放式廚房備餐、清楚的點餐方式加上室內冷氣夠冷,所以很受年輕觀光客的歡迎,路過幾次都常有人在排隊。

下面是店內牆壁上放大的招牌菜輸出介紹,但其實也是要和大家說,我們有在網路上賣餐包哦~

主打的招牌還有「高粱肉燥飯」和「米糕」。
這裡可以觀察到,《雨川食堂》連標題都有英文版本,想必也是為了做一些國外遊客的生意了。

雨川食堂 菜單價位
附上《雨川食堂》的2023年6月菜單,菜單上有個讚的就是推薦招牌啦!

雨川食堂 食記分享
點餐時我們考量很久,但因為我們剛從外面入內,覺得身體很燥熱所以就沒有點招牌「一條根雞湯」,怕吃完我們整個狂爆汗啊!
後面的配菜份量都走精緻路線,我們點了共4道菜。高粱肉燥飯+干貝辣拌麵+四喜拼盤+雨川香香豬。

高粱肉燥飯 口味獨特好吃必點
主食的部分飯和麵都可以放心點。
招牌飯「高粱肉燥飯」NT45。
肉燥飯作法是搭配了高粱米麩去料理出來的,我覺得沒有很重的高粱味道,反而是有特別的香氣味道,和平常吃的味道都不同,我自己是蠻喜歡這道主食的。這個雖然有寫高粱但其實沒有酒的成分,有開車的人可放心點餐。
白飯也是偏濕軟的口感,搭配豬肉與特別調味的醬汁,真的很下飯。
我還默默聽到隔壁桌女生,用極度讚嘆+高八度的語氣說:「天啊~~這也太好吃了吧!」😂

特寫一下「高粱肉燥飯」,拍照其實看不出它的特別口味,但若要我再回訪點這個我是可以的哦。

干貝辣拌麵 提味好選擇
「干貝辣拌麵」 NT 65。
我不吃辣的人,但我覺得這個拌麵其實不會太辣,他所謂的辣就是以提味為主,就是澎湖XO醬的概念。
麵條軟硬適中,搭配肉末和醬汁,和上面的「高粱肉燥飯」一樣是可以吃飽的主食。

我喜歡這樣醬汁給得夠大方,麵條都有均勻沾到的口感,這個麵我也是覺得回訪時可以再點的。
他們家的干貝醬也有在網路上賣,開放讓人訂購自己料理。

四喜拼盤 滷味夠味
我們點的小菜「四喜拼盤」,NT 60 ,內容有香腸、豆干、豬耳朵、海帶。
拼盤小菜魯的很夠味,所以當又加上醬後,其實我們都覺得有點過鹹了,特別是豬耳朵,所以後來胖子還跑去買了茶喝。
我也是後來吃完也灌了不少水。

雨川香香豬 招牌口味可嘗試
這個是「雨川香香豬」,其實就是炸豬肉,NT60。
我們原本在掙扎要蒸蛋還是要香香豬,後來先選了這個,但其實大家還是可以試試看蒸蛋,畢竟是招牌。
這樣炸豬肉較少吃到,一般我都是吃到炸豬排較多。
豬肉應該是有醃製過的,這道我個人覺得炸完肉質沒那麼嫩有一點點乾,但還是可以吃啦!

整體而言,雖然這家有點偏網紅小吃店而紅的,但我認為食物主體還是有品質特色且好吃的。
所以如果你到金城老街或者總兵署附近,的確可以把這家安排進你的行程內囉!
以上就是我在《雨川食堂》的食記分享,感謝您的閱讀~❤️
💡 我的金門吃喝玩樂遊記 💡
💡 新文章也不錯喲 💡
-
心得│台北古蹟景點NO.1推薦台北賓館,華麗巴洛克建築特色讓人置身歐洲宮廷中
台北值得探訪的古蹟景點不少,其中《台北賓館》是大家推薦一定要來參觀的,之前也閱讀了網友精彩的分享,這篇就紀錄著…
-
台北信義│四四南村內的臺北眷村文物館(信義公民會館),眷村轉型的小農市集文青約會景點
應該蠻多人都有去過台北信義區的《四四南村》,特別是去逛那裏的簡單市集或者到好丘餐廳用餐。但大家有進去裡面的台北…
-
台北景點推薦參觀總統府!免預約排隊入口在總統府右後方,第一次參觀遇到充滿特勤人員的台北景點
不少人都去參觀過位於台北中正區的《總統府》了,剛好有機會就一個人參觀每月一次周六開放的《總統府》囉!運氣很好巧…
-
淡水紅樓咖啡廳,百年洋樓不限時咖啡廳,菜單提供下午茶美食也是看夕陽好景點
之前的文章記錄著去淡水《紅樓》中餐廳享用午餐,這次帶大家來《紅樓》咖啡廳喝咖啡看夕陽!❤️ 淡水紅樓咖啡廳 介…
-
信義區不限時咖啡廳│老眷村華麗轉身變書店咖啡廳,一杯飲料享受me time│PLAYground南村劇場
信義區的不限時咖啡廳不少間,今天我就拜訪這間《PLAYground南村劇場‧青鳥·有.設計》!它位於信義區的著…
-
台北大稻埕【仁安醫院】近百年歷史醫生館,醫師三代見證台灣西醫歷史,現也為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從迪化街回捷運的路上,路過了《仁安醫院》,才發現原來是今年暑假才剛開放的古蹟建築,而且還是免費參觀,既然如此愛…